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
為了鼓勵一起創業的夥伴,同時也為了說服自己,稻盛想出了一個成功方程式,也稱為「人生.工作結果」方程式。
整理◎Career編輯部 內容提供◎布克文化
2024.05.21
為了鼓勵創業夥伴,並為了說服自己,稻盛想出了一個成功方程式,也稱為「人生.工作結果」方程式......
稻盛說,「做為人,何謂正確」這一判斷基準,就是他後來想出的成功方程式裡的「思維方式」。判斷基準既可以從極端利己到十分利他,也可以從 -100 到 100 打分。京瓷公司成立之初,28名員工中有16名是國中畢業生,有幾名高中畢業生,還有畢業於地方大學的稻盛。稻盛認為,這個團隊中全是能力平凡的人,那麼,能力平凡的人怎樣才能獲得不平凡的成功呢?
為了鼓勵一起創業的夥伴,同時也為了說服自己,稻盛想出了一個成功方程式,也稱為「人生.工作結果」方程式。稻盛說,這個方程式是自己哲學的核心,自己一輩子就是按這個方程式辦事的,也只有這個方程式才能說明自己的事業為什麼成功。
人生.工作結果=思維方式 × 努力 × 能力
-100~100 ×0~100×0~100
方程式中的「能力」,主要指先天的智商、健康狀況,包括運動神經、音樂細胞等。從白痴到天才,可從 0 到 100打分。但「努力」(或熱情)不是先天的,而是由自己的意志決定的。從懶惰到勤勞也可從 0 到 100 打分。至於「思維方式」就是價值觀,就是人生態度,它從 -100 到 100,而這三者是相乘的關係。
一個天資聰穎又很健康的人,「能力」可打 90 分,但若他自恃聰明,不思進取,「努力」只得 30 分,那麼兩者之積為 90×30 = 2700。另一個人天賦差些,「能力」只得60 分,但他笨鳥先飛,特別勤奮,「努力」可打 90 分,這樣他的乘積為:60×90 = 5400。後者得分比前者高一倍。然而三者中最重要的是「思維方式」,它是向量,有方向性。一個人能力再強、熱情再高,如果他一味以自我為中心,損人利己,損公肥私,或者哲學混亂,三者相乘,那麼他的人生就是絕對值很大的負數,並可能給他人、社會造成很大損害。這樣的例子,古今中外屢見不鮮,希特勒就是典型的反例。
「努力」和「能力」的重要性眾所周知,但令人遺憾的是,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「思維方式」,幾乎所有人都不太明白,幾乎所有人都不求甚解,這就是各種問題的癥結所在。稻盛說,最初他認為能力、努力、思維方式這三要素是相加的關係,後來意識到只有三者相乘,才符合現實。開始時,他把「能力」放在前面,後來看到許多聰明人因思維方式錯誤而墮落,就把「思維方式」放到了首位。這個方程式說明人生很單純,一共只有三個要素。只要把「努力」和「能力」的分數做大,把「思維方式」的分數做正、做大就行了,人生就這麼簡單。另外,這個方程式還說明人生很嚴峻,因為思維方式是變化的,如果它由正變負,就將導致整個人生的慘敗。
我第一次聽稻盛講成功方程式時,感覺非常新鮮,非常確切,勝過任何有關成功的定義,感動之餘,出版了拙作《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》。稻盛誇獎此書道:「正因為是透澈理解京瓷哲學的非京瓷人所著,所以很值得參考。」稻盛還親自推薦此書在日本出版,結果意外暢銷,後來還出了文庫本,稻盛對書中下面這幾段話很是讚賞。
我認為可將「思維方式」分為兩個側面。一個是人格的側面,正面的比如:公正、誠實、開朗、勤奮、勇敢、謙虛、善良、克己、利他等;負面的比如: 不正、偽善、懶惰、卑怯、傲慢、任性、浮躁、妒忌以及自我中心等。另一個是科學的側面,就是「認識論」,就是由五官從外界收集各種資訊,用頭腦加以 分析,從複雜現象中匯出本質,據此制訂計畫,然後實行。在實行中繼續收集資訊,再分析,並對照計畫,做必要修正,然後再實行這樣一個迴圈,簡單講就叫「實事求是」。先是正確認識事物,然後是拿這種正確認識去改造事物,或創造新的、美好的事物。人格側面和科學側面相輔相成。稻盛先生說:「充滿利己的人心目中,只呈現複雜的現象,利己的動機勢必模糊問題的焦點。」也就是說利己主義者不可能始終「實事求是」。
現實生活中雖然有時候事情本身很簡單,但因為當事人有私心,又要掩飾私心、掩飾真相,所以事情就會複雜化,人際關係也因此複雜起來,變得棘手,難以處理。因此一個人格高尚、心地純潔的人,不受私心蒙蔽,就容易看清事實真相,看出事物規律,並勇於按事實、按規律辦事。這就是說,人格高尚的人才能始終實事求是;反過來,只有堅持實事求是,一個人才能保持或提升自己的人格。
註:本文摘自:《百術不如一誠》,曹岫雲著,布克文化
延伸閱讀
最新活動Activity
- 2025.04.10
- 2025.01.13
- 2024.03.01
趣味調查Have Fun
紓解職業倦怠調查
身為上班族的你,如果遇到職業倦怠時,你會運用哪個方式讓自己得到紓解?或是改變現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