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專訪

訂定人生計畫 我已經推到60歲

20幾歲就創業的賴宇同,從大學時期就習慣為自己訂定各種目標。忙碌的他,上至60歲有60歲的藍圖,下至每小時有每小時的行事曆。他相信訂目標讓人生更有方向感,但同時要保持反思及修正的彈性,容許人生更多可能。

撰文◎吳永佳

2022.01.27
圖 / 照片提供◎格帝集團

 於2013年創立的橙方數位,突破行銷傳播代理商既定的成長和經營模式,2018年11月底宣告擴編正式成立「格帝集團 GRANDI Group」,而集團領軍者,是年僅30歲出頭的賴宇同。年紀輕輕就創業的賴宇同,從在政治大學念財務管理學系的時代,就搞社團活躍於校園,他是那種熱中於為自己訂立人生計畫的人嗎?

 「是耶!因為我是那種需要達到某些目標才能感受到存在感的人,所以我從大學時期就習慣為自己訂定各種目標。」他笑說,大學時他的人生目標大約只訂到30歲,但現在「而立之年」的他,計畫已經推到50、60歲了!

 雖然不斷地在人生中找尋方向、訂定計畫,賴宇同承認,人生多變數,「機緣」很重要,所以計畫歸計畫,但它一定會有所變動,而且也應該保持可被變動的彈性。

 探索的過程難免轉向 重點在傾聽自我

 像當年考進政大,自稱不愛讀書、偏愛實務的他,在幾個財經相關的科系中選擇了財務管理,「那時我也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想要仿效、朝向的理想典範──有「台灣投資銀行教父」之稱的宋學仁。」想走這條路,最合理的路徑,就是大二、大三進入外商銀行實習,然後出國唸MBA……。

 因此賴宇同在學校成立了一個政大最大的商管類社團,幫助大三學生進入一流的外商企業實習,或是協助年輕學子進入哈佛、史丹佛等名校就讀MBA。社團邀請許多成功進入頂尖外商實習的學長姐、及就讀名校MBA的人物來分享經歷,他自己也不斷吸取前人經驗。學生時代,他還獲得機會進入一家AI人工智慧運用開發的公司實習,一頭栽進創投、併購、避險基金……的世界。

 

 「我發現創投領域非常有趣,可以幫忙管理世上最優秀的企業!像我實習當時的老闆在矽谷,我們接觸的公司都相當傑出。」賴宇同同時創辦跨校的iCreate創新青年網絡策略聯盟,企圖發掘華人創新創意價值,培育新生代人才,進而鼓勵台灣年輕人就業及創業。

 

 這個跨兩岸三地做創投媒合的NGO(非政府組織)持續了兩三年,後因欠缺外部贊助而中斷,讓賴宇同興起出國念MBA的念頭。申請途中,華納兄弟(Warner Bros.)找上他作數位行銷的案子,由於他之前也累積了社交網絡(social network)的相關經驗,就成立工作室,然後一路到公司、集團、版圖逐步擴大。

 從投資銀行、到創投、到數位行銷創業,賴宇同的生涯目標雖然隨著機緣有所轉換,他認為設定方向仍是必要的,但別忘了時時檢視自己的目標。「追尋目標的每個階段,我總是不停地問自己:『這真地是我要的嗎?』畢竟許多事情與自己想像有落差。所以過程中我會不斷地修正,而且快速調整,」他說。

 用回推法 以10年為一階段訂定目標

 隨著年紀增長,賴宇同對於「計畫」的看法,也稍有不同。30歲的他,計畫性極強,連自己的生活領域、包括休息,他都不太能容忍自己生活「失控」;邁入30歲後的他,在私領域會開始學著「隨興而為」,不讓計畫框限了生命中可能出現的「驚喜」時刻。

 「而且,我現在更善於回頭檢視目標設定背後的初衷:這樣做,我真地快樂嗎?」

 賴宇同的體會是,人生的意料之外太多了,突然間生了一場病,認識了某個人,或是探索了新領域……,再再都可能促使我們改變目標,所以讓自己的目標更具彈性是有必要的。

 設定目標→重新修正→問自己要什麼→再設定目標……這就是賴宇同的作法,將更多空間留給「意外」。

 像中國的崛起,就是他個人始料未及的事件。在繁忙的創業外,賴宇同也有自己的「電影夢」。原本他一心相信作電影得去好萊塢,甚至去美國進修,誰知到了美國才發現,六大片商全都放眼中國,「我去中國發展還比較有優勢。」

 他為此去中國繞了一圈,發現機會遍地,銀彈充足,「但是中國夥伴對於電影的理念,實在與我相差很大。我知道跟他們合作可以很快達到目標,但這樣不是我想作電影的初衷。」他只好又回台灣,「幸好電影產業走的是全球化市場,在哪作都是一樣的。」

 賴宇同訂定目標採取「回推法」,譬如想像自己60歲時的人生藍圖,「希望那時的我已全球走透透,不必再追求物質的欲望,而是能夠針對某些議題具備影響力、幫助他人等。」以10年為一階段,就可以回推自己在30、40、50歲時應該達到哪些目標。

 「就像我也想像集團的10年後,它應該要發展到怎樣的規模?有哪些業務範圍?版圖到哪些國家?而我想要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?」賴宇同認為把前方的方向想清楚,自然知道如何訂定每一年的具體目標,不至於偏離、混淆。

 計畫可提醒自己兼顧工作與生活的平衡

 目前,他的年度目標會包涵三大層面:工作、個人、家庭,記錄在一張大表上,然後在12月底review當年度的目標執行結果。
工作方面,包括公司希望達到的規模、營收、拓展領域等的目標擬定。
個人方面,當前他最重視的是「學習」及「創作」兩塊。像是週末去上電影剪輯課程、以及靜坐、冥想,「基本上我每季都要求自己學習新的事物,訂立新的學習目標。」他也嘗試創作,目前已創作劇本,接下來的目標是嘗試拍短片。 

 近期因為應酬愈多,體型朝向發福,「下一個目標可能得加上瘦身了!呵呵……」賴宇同笑道。至於家庭,賴宇同要求自己:再忙,每週要空出兩個時段陪伴家人;每季出國旅遊一次。他發現,「時間太可貴了,如果你對時間毫無自覺,沒有計畫性地合理分配時間,其實是很難達到工作與生活的『平衡』。」好比工作一忙,就不自覺地把所有時間都耗在工作上,而忽略了與家人的相聚。

 賴宇同每月有每月的行事曆,在生活中隨時產生有價值的省思,他也會放進行事曆,或修動行事曆;每天晚上睡前,他會作隔天的計畫,「我的行事曆是以小時為單位在規劃的,有時細到15分鐘。」深覺想做的事太多,而人生短促,說話特別快的賴宇同,對時間「計較」非常,公司的會,也多半要求在半小時內結束。

 讓團隊成員理解目標的意義 並參與擬定

 帶領團隊,更免不了目標導向。在員工平均年齡27歲的集團,賴宇同深知年輕工作者對於工作「自主權」的追求,更勝於金錢報酬,所以他負責抓大方向、策略,向股東交代,但透過細膩溝通,讓不同層級的每個員工瞭解目標擬定的脈絡,並回饋意見,也讓他們自己據此訂定更細部的執行目標,增加「參與感」。

 「現在高層一個命令就要下面去做,或是丟個業績數字教下面達到,這樣單向上對下的領導方式應該是不可行了,」他指出。

 勤於反思,是賴宇同在生涯規劃上最看重的功課。
每年,他會用email寫幾百封信給自己,不斷跟自己對話,讓他在人生無止盡的探索中,始終還能掌握前行的方向。

賴宇同 訂定目標 反思 人物專訪 職場計畫通

延伸閱讀

趣味調查Have Fun

海外求職調查

因應疫情解封,去年各國紛紛開放國門,你是否有興起到海外工作的念頭呢?哪個國家又是你的首選?

您已閒置超過3分鐘了,我們為您推薦其它文章! 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