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年輕人最重要的就職建議
美國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生前給史丹福大學畢業生典禮中,一再提醒年輕人,傾聽自己的心聲,找出自己的適才適所,並熱愛自己的工作,是最困難的,但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工作。
前亞都麗緻大飯店總裁嚴長壽僅高中畢業,但在服務業成就非凡,他自述:「我是個平凡的人,但我很早就找到人生方向,而且我認識我自己的性格優勢,我用心學習,才成就自己。」他在「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」一書中,特別感慨提到台灣社會學非所用的現象,強調及早認識自己,找到適合自己性格,並能學以致用的工作是青年最重要的課題。
林書豪的成就舉世皆知,但林媽媽對林書豪的性格教育才是其成功關鍵,林媽媽曾強調,她尊重孩子的興趣,從小訓練他時間管理與賞罰分明的觀念;面對挫折時,夜晚哭泣,但早晨必歡呼的態度。她特別強調當個母親,訓練孩子的性格,遠比訓練球技(專業)還重要。
國內醫界正面臨四大皆空、五加皮當道的窘境(內、外、婦、兒科找不到醫生,牙科、皮膚科及整形外科成為醫生首選),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瑞仁在「醫者」一書中,提到目前台灣的教育欠缺讓學子認識自我的課程,大多數年輕人不清楚自己的性格優劣勢。父母與孩子不夠了解自己,常把自己放錯位置(個性不適合當醫生的,卻考進醫學院),最後憤世嫉俗的過一生。
因此台大教授湯明哲、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與前台大校長李嗣涔皆呼籲學生提早認識自己,找出自己的適才適所,並期待教育單位重視學生的職涯發展教育問題。
台灣的學生在學中對職場無所知,學校的就輔單位以心理輔導為主,對職涯輔導投入資源很少,未來政府將規劃培訓專業職涯諮詢師進駐高中職及大學。協助青年了解就業市場趨勢提供適才適所測評量表,青年掌握自己的性格優勢,投入最有興趣的工作。
由此可見,職涯教育與職涯諮詢師的培育已是刻不容緩的政府政策與趨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