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活得久一點,或許你該放下手機
智慧手機及網路的運用,已經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然而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,我們在手機上所花費的時間及精力,已經干擾了我們的睡眠、記憶力、專注力、甚至人際關係。
撰文◎鍾一鳴
2021.08.06
人類大量使用智慧手機,已經到了開始干擾人體健康的程度,而且愈來愈明顯。紐約時報做了一項報導,報導中指出,手機的生化效應不只發生在多巴胺(造成手機上癮的激素)上,它對皮質醇(又稱可體松,壓力荷爾蒙)的影響,可能更令人擔心。
當人類面對壓力或緊急狀況時,皮質醇會加速分泌,提高血壓、血糖,快速釋放身體儲存的能量提供緊急使用。但根據康乃狄克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,當你把手機放在你的視線範圍,或者你能聽到它的聲音的距離內,你的皮質醇分泌就會升高。
這是一種讓人不舒服的壓力反應,而很自然地,你會想看看你的手機,那會讓這種壓力暫時消失。但每次你看手機時,其實你也在面臨一些其他的壓力,讓你不斷地注意你的手機。長期下來,這將會導致皮質醇的濃度一直維持在高水準。長期的皮質醇升高,已經確認與許多疾病有關,包括憂鬱症、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、不孕症、老年失智及中風。
不只潛在的長期影響,報導中並提醒,皮質醇濃度的增加,甚至會傷害大腦前額皮質,這將造成自我控制能力的降低,當面對壓力時,可能會產生不當的應對模式,甚至無時無刻都處在警覺狀況,例如「幻覺震動」,你覺得你的手機在口袋裡震動,但你的手機根本不在你的口袋裡面。但如果我們能把這個焦慮週期打破,就能降低皮質醇的分泌,改善判斷的能力,並且降低長期壓力對健康的影響。久而久之,甚至可能重新訓練我們的大腦,讓我們對壓力不再隨時處於一觸即發的緊張狀況。
報導中建議,我們可以從關閉手機的訊息通知開始,接著注意那些訊息會造成壓力,把這些訊息儲存到主螢幕外的資料架,或者刪除它們。適度地執行24小時的「數字安息日」,也會有意想不到的舒緩功效。報導最後說,建立壓力的界限並不容易,但降低手機所帶來的壓力,也許可能延長我們的壽命。
延伸閱讀
最新活動Activity
- 2025.04.10
- 2025.01.13
- 2024.03.01
趣味調查Have Fun
紓解職業倦怠調查
身為上班族的你,如果遇到職業倦怠時,你會運用哪個方式讓自己得到紓解?或是改變現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