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培養深度溝通力?
「深度溝通力」,不僅僅是清楚表達的能力,更是一種理解他人、建構關係、促進共識的能力。這種能力在人際關係、職場合作乃至家庭生活中都扮演關鍵角色。
撰文◎劉紋豪
2025.07.14
當代社會因為科技的進步,人們運用各種聊天軟體,使得溝通更加即時便捷,卻也讓真正的溝通方式日益式微。簡訊、貼圖成為日常的溝通方式,卻很少有人願意停下來,認真傾聽對方說些什麼,深入了解彼此內心的真正想法。
所謂「深度溝通力」,不僅僅是清楚表達的能力,更是一種理解他人、建構關係、促進共識的能力。這種能力在人際關係、職場合作乃至家庭生活中都扮演關鍵角色。
何謂深度溝通?深度溝通指的是:在互動中能夠真正了解對方的需求、情緒與價值觀,並透過表達與傾聽,彼此能創造理解與連結的過程。與淺層溝通不同,後者僅停留在資訊傳遞或情緒反應的層面。例如,「你今天好嗎?」、「我肚子餓了」、「準備開會吧」等,諸如此類話語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互動,但未能深入了解其背後的情緒與真正意圖。反之,深度溝通則更加關注雙方的內在感受受、信念與動機。舉例來說,在團隊中,若主管若是能詢問:「在這個專案中,你最在意的部分為何?」、「你在此專案中真正的感受?」如此就能開啟真正的溝通,避免產生誤解與壓抑。
深度溝通力為何重要?
為什麼深度溝通力如此重要?下列是其好處:
一、有效提升人際關係品質:深度溝通能讓雙方更願意敞開心房,建立彼此的信任感。這不論在任何關係中,這對於朋友、伴侶或家人來說,能減少關係中的誤會與猜測,增強感情連結。
二、 強化團隊合作:在職場中,若是個人都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,同時也能傾聽他人的觀點,能有助女於解決問題及決策的品質。
在職場中,若每個人都能表達自己的想法,同時理解他人觀點,將有助於問題的解決與決策的品質。尤其在多元背景的團隊中,深度溝通是協作的關鍵。
三、增進自我理解:要真正理解他人之前,先了解自己。深度溝通包含對自己內在感受的覺察,及對自我的整理,也是一種自我探索的歷程。
培養深度溝通力 連結彼此關係
至於要如何培養深度溝通力呢?以下為建議的方法:
一、練習「主動傾聽」:所謂傾聽並非是安靜不說話,而是專注地去理解對方的話語與情緒,並適時回饋。例如,當朋友向你訴說遭遇的挫折,與其第一時間給予建議,不如先說:「聽起來你真的很受挫,這讓你很難受吧?」這樣的同理與確認能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,是深度溝通的起點。
技巧建議:1. 保持眼神接觸、2.避免打斷對方的談話、3.用自己的話重述對方的重點、辨識語言背後的情緒。
二、提問打開對話的深度:很多習慣問對閉式問題(是非題),例如「你覺得這樣OK嗎」而深度溝通需要的是開放式問題,例如「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」、「你期望未來是什麼樣的情況?」以上問題能有助於鼓勵對方多說多表達,能讓話題繼續延伸。
開放性問題範例:、「你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?」、「這件事讓你聯想到什麼?」、「如果換作是你,會怎麼處理?」
三、學會表達真實的自己:
許多人擔心表達真實的想法會得罪人或顯得脆弱,但適當地分享自己的感受與立場,其實能讓關係更加真誠。可以使用「我訊息」(I-message)來表達感受與需求,而非指責或批評他人。例如,指責式:「你屢次都遲到,真是缺乏責任感!」、深度表達:「當你遲到,會讓我覺得不被重視」。
四、練習同理心:同理不等於同情,而是要進入對方的視角,理解其情緒與處境。
總體來說,深度溝通力是一種讓人們真正連結的能力,也是促進彼此合作、解決可能發生的衝突、建立和諧關係的素養。適時培養深度溝通力,真誠地表達,找到人與人之間真正的理解與連結,達到有效的溝通,拉近彼此的關係。
延伸閱讀
最新活動Activity
- 2025.04.10
- 2025.01.13
- 2024.03.01
趣味調查Have Fun
上班時分心事物調查
工作時是否能保持專心?什麼事物常讓你感到分心,無法 保持專注力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