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的中國,現實世界正逐漸變小
新型冠狀肺炎蔓延,促使人們的社交、工作、教育、娛樂、及消費……,全都由實體世界逐步轉往虛擬網路世界。媒體預料,就算未來疫情趨緩,這發展已不可逆,未來的城市面貌終將轉變。
撰文◎鍾一鳴
2021.05.24
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觀察,雖然中國政府公佈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逐漸趨緩,但許多區域仍然限制居民外出,或者持續施行小區管制。透過網路進行社交及商業活動的模式將更快普及。為了避免疾病傳染擴大,許多店面不得不停止營業,傳統面對面的銷售方式,在這次疫情中迅速轉為網路店商模式。在自己家中,利用手機直播來銷售產品,已成為傳統商店的新轉機。
日經時報引用中國諮詢媒體「財經塗鴉」的調查,阿里巴巴旗下「盒馬生鮮」,在中國政府宣佈疫情管制措施後,線上訂單比去年增加了220%。而在以往與網路世界遠離的農村地區,也開始透過電商直接銷售農產品。中國商務部更鼓勵以電子錢包取代現金支付。
從這個方向來看,即使未來實體店面恢復營業,客戶似乎很難快速回歸。
中國數位經濟在此次事件中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,人們開始居家辦公,學生開始接受網路學習,甚至透過網路來連結親朋好友,吃飯、聊天、喝酒,這樣的新社交模式似乎也在形成。
不可避免地,逐漸擴大的網路世界,使得現實世界正逐漸縮小。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,實體店面的經營就已經顯現劣勢。在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中,電商所占的比例高20.7%,較2015年增加近一倍。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調查結果,在2018年的日本,電商所占比例只有6.22%。
在網路商業模式的擠壓下,加上店面租金不斷提高,實體零售業及餐飲業面對極大壓力。在中國許多城市,街道上的實體店面不斷減少,甚至包括百貨商城等購物中心。
在這次疫情中,或許給了中國民眾一個意外的體會:原來工作、教育、娛樂及消費,都能居家進行,現實的世界已逐漸在縮小。也許在未來,商店、學校、辦公室會從中國的街道消失,而疫情結束後的中國及其他國家,或許可以更進一步的思考,如何來規劃未來新都市的藍圖。
延伸閱讀
最新活動Activity
- 2025.04.10
- 2025.01.13
- 2024.03.01
趣味調查Have Fun
紓解職業倦怠調查
身為上班族的你,如果遇到職業倦怠時,你會運用哪個方式讓自己得到紓解?或是改變現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