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場關係

加班才是好員工嗎?

似乎講到工作,就常常聽到加班,如果要準時下班也會被勸告晚點再走,難道加班對觀感來說真的這麼重要嗎?

撰文◎周冠宇

2023.01.18
圖 / Career平面編輯部

2022年要說崛起速度最快的職場用語,應該就是「安靜離職」(quiet quitting)了。以防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安靜離職,這個詞所指的並不是真的辭職,而是從工作中的「責任感和成就感」當中辭職,不再追求上進、只求份內職務的完成。

將工作與責任感和成就感畫上等號是一種慣性思維,而把加班昇華成認真、上進就是這思維衍生的謬誤。實際上筆者認為,「工作需要責任感與成就感」確實成立,但這不代表你的責任感與成就感必須由工作定義,也因此加班、認真與上進作為工作、責任與成就的延伸,這一邏輯推導也就不再成立。

加班代表了甚麼意思

首先我們要理解加班這個行為,實際上透露出的訊息是什麼?除了「這個人願意使用私人時間處理工作事宜」之外,加班第一個釋出的訊息其實就是「不正常」,我們從加班兩個字中可以看到有外加、工班兩組語意的組合,其中外加就代表了額外,也就是與一般情況不同,這代表了加班這個行為本身是脫離預期的結果。在原先的預期中一個人在固定時間內的產出=產能,而公司針對這樣的產能賦予了一份期待,經量化後成為了薪資,而產能也理當是這個人應有的工作量,也就是說工作量=薪資=產能x工時=產出

那麼什麼樣的變化會使得這條公式成為加班狀態?也就是當產能或工時比預期少,但原先預期的工作量及薪資卻沒跟著變少,那預期產出就必須透過加班把總工時拉高來達成;或是給予的工作量超出了原先預計的產出、又或者是期望提高薪資等等。那麼在這些參數之下要如何評斷一個員工好還是不好呢?從期望抬高薪資導致加班的角度來看,也許就符合支持加班=上進的觀點。但若從工作量來說,這可能是管理階級的決策所致;而工時的部分則可能是前期工作安排有問題,不論是這個人自己安排或是被排定的時間都是;又或是因為產能而導致加班,這真的能算上進嗎?

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,加班才算是好員工嗎?好與不好都是一種比較級,那麼重點是你要跟誰或是跟甚麼比,每個人的能力、工作型態、交付任務都有所不同,用加班這個結果為前面公式中的每個參數一概而論是有失公平的。如果真的要說,為了不加班而增加產能,既提升個人能力又降低公司的支出,是不是更算是好員工呢?

安靜離職 加班 好員工 良臣棘日

延伸閱讀

趣味調查Have Fun

海外求職調查

因應疫情解封,去年各國紛紛開放國門,你是否有興起到海外工作的念頭呢?哪個國家又是你的首選?

您已閒置超過3分鐘了,我們為您推薦其它文章! 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