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歷面試

如何製作吸睛履歷!

職場競爭激烈,履歷是敲開面試的第一磚,如何在短時間內吸引人資的目光,讓自己在數千封履歷中脫穎而出,成為每位求職者必修的功課。

撰文整理◎劉紋豪

2025.06.06
圖 / 攝影師:fauxels

當今職場競爭激烈,履歷是求職過程中的第一道關卡。根據多數企業人資的說法,一份履歷平均僅有6秒鐘的閱讀時間能決定去留。因此,如何在短時間內吸引人資的目光,讓自己在數千封履歷中脫穎而出,成為每位求職者必修的功課。

一、使用簡潔有層次的排版:建議採用清楚的標題分區,如「個人簡介」、「工作經歷」、「專業技能」、「學歷背景」、「作品集連結」等,讓人資能迅速找到重點。

◎字體與顏色:保持專業感為首要原則。建議打安全牌,以黑色或深灰色字體搭配白底,標題可略為加粗或設定不同字體大小來凸顯層次感。

◎避免過度美編:過多圖示、插畫或創意排版,會形成閱讀時的障礙,尤其是經由履歷系統(ATS)過濾時易出錯,簡潔專業比花俏更有效。

◎建議使用工具:Canva、Notion、CakeResume、LinkedIn等履歷工具,都提供簡約又吸睛的履歷佈景主題。

二、內容撰寫:精簡敘述、聚焦成果

履歷不是自傳,其目的在於說服人資你就是那個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。因此,內容需具體清楚、有邏輯且具成果導向。

◎以成果為導向撰寫經歷:例如不要寫「負責行銷活動」,應改為「規劃並執行年度線上行銷活動,提升網站流量70%、帶動銷售成長30%」。

◎使用STAR原則(情境、任務、行動、結果):可以幫助你更具邏輯性地展現專業能力。

◎聚焦在與職缺相關的經驗:針對每個應徵職位調整履歷內容,將與該職位相關的經歷、專案、技能置於最前。

❌ 錯誤示範:「參與專案並進行報告彙整」——此類敘述模糊不清,無法讓人資了解你的價值,須具體陳述數字成果。

三、個人特色:標準格式中展現亮點

於履歷中展現個人特色,不代表要寫太多的主觀描述,而是透過具體的表現與風格,讓人資看過後就留下深刻印象。

◎開頭的個人簡介可簡短敘述你的背景核心能力與職涯目標。例如:「具3年 B2B業務經驗,擅長資料分析與提案,熱衷於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打造解決方案。」

◎善用標籤與關鍵字:如「專案管理」、「SQL」、「跨部門溝通」、「KPI 達成率95%」等,這些都是現代企業關鍵詞,也能增加 ATS 系統搜尋命中率。

◎加入連結與 QR Code:提供個人網站、作品集、LinkedIn 頁面等,方便人資深入了解你的專業與風格。

四、資料佐證:說服人資最有力的武器

現今企業重視「可量化的績效」,如果你能透過資料說明自己的貢獻,就更容易讓人資認可你的能力。

◎用數字說話:例如「客戶滿意度提升40%」、「社群追蹤數成長6倍」、「開發流程縮短40%」,這些數字不只具說服力,也顯示你有績效導向思維。

◎資料要比較,才有說服力:若能加上「相較去年」、「優於同業平均」、「達到團隊最高」等比對,更能凸顯成果的價值。

💡小提醒:資料必須真實、可查證,不可誇大或虛構,否則反而影響誠信與信任感。

五、打造個人品牌:在眾多相似性高的履歷中,想脫熲而出,就要展現與眾不同的風格,且要具有專業性,讓人資能一眼就看到突出的個人品牌。

打造一份吸睛履歷的5大關鍵:

簡潔排版:一頁為佳,標題明確、資訊分類清楚。

成果導向:具體說明你做了什麼、帶來什麼價值。

關鍵字改善:針對職缺調整履歷內容與詞彙。

資料佐證:用量化績效提升說服力。

個人品牌:展現你與眾不同的專業風格與目標。

最後要切記,履歷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更新,每一次求職都是對自己的一次重新整理,透過一份吸睛又誠懇的履歷,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找到理想的工作。

履歷、面試、求職

延伸閱讀

趣味調查Have Fun

上班時分心事物調查

工作時是否能保持專心?什麼事物常讓你感到分心,無法 保持專注力呢?

您已閒置超過3分鐘了,我們為您推薦其它文章! 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