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工可以請公假的情況有哪些?
根據《勞動基準法》及其授權訂定的《勞工請假規則》以及其他相關法令規定,勞工可請的公假種類繁多,包括有哪些呢?
撰文◎陳業鑫 / 業鑫法律事務所所長
2025.09.01
依《性別平等工作法》第27條第4項規定,被害人因遭受性騷擾致生法律訴訟,於受司法機關通知到庭期間,雇主應給予公假;勞動部於114年8月25日發布勞動條5字第1140148567號解釋令,核釋所定「法律訴訟」,包含依勞動事件法、民事訴訟法及刑事訴訟法規範所進行、移付法院或鄉、鎮、市、區調解委員會之調解程序,於調解期日到場調解期間,雇主應給予公假,並自即日起生效。
勞動部表示,近年我國推動「修復式司法」制度,建立以人為本的柔性司法體系,性騷擾案件進入司法機關後,未必均以訴訟程序終結;本次解釋被害勞工遭受職場性騷擾向法院聲請調解,或是提出告訴後由檢察官於偵查中或是法院於訴訟繫屬中,依雙方當事人意願移付調解,均可認屬《性別平等工作法》第27條第4項所定「法律訴訟」,被害人接獲該調解通知並出席,無論是至法院或鄉鎮市區公所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,均可申請公假。
公假有薪且不得扣全勤
根據《勞動基準法》及其授權訂定的《勞工請假規則》以及其他相關法令規定,勞工可請的公假種類繁多,其主要目的在於讓勞工能依法令規定或因公共事務、職務相關等正當事由而暫時離開工作崗位,且雇主應照給工資,不得扣發全勤獎金。
勞工常見的公假事由
一、職業災害相關公假(公傷病假)
1.法律依據: 根據《勞工請假規則》第8條及第9條規定,勞工因職業災害而致殘廢、傷害或疾病者,其治療、休養期間,雇主應給予公傷病假,工資照給,且不得扣發全勤獎金。假期長度視實際需要而定。
2.說明:《勞動基準法》第59條第2款也明定,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,雇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,此旨在維持勞工於職業災害醫療期間的正常生活。雇主若對勞工請假事由有所質疑,可依《勞工請假規則》第10條規定,要求勞工提出足顯實際需要醫療期間的證明文件。
二、兵役相關事宜
1.法律依據: 依《兵役法施行法》第43條規定,國民在服兵役期間,其就業單位應給予公假。這包含接受教育召集、勤務召集、點閱召集等。
2.說明: 役男前往體檢、抽籤等徵兵必要事務,亦應給予公假,並包含往返路程時間。
三、參與公共事務
1.義勇消防人員:依《消防法》第29條第2項規定,義勇消防人員接受訓練、演習、執勤時,其服務機關(構)、學校、團體、公司、廠場應給予公假。
2.民防人員:依《民防法》第8條第2項規定,民防人員接受訓練、演習、服勤時,其服務機關(構)、學校、團體、公司、廠場應給予公假。
3.參與災害防救訓練者:依《災害防救法》第29條第5項規定,參與或協助災害防救訓練、演習者,其服務機關(構)、學校、團體、公司、廠場應給予公假。
4.參與全民防衛動員演習:依全民防衛動員法第35條規定,勞工參加演習期間,其服務機關(構)、學校、團體、公司、廠場應給予公假。
5.勞資會議代表:依《勞資會議實施辦法》第12條第3項規定,勞資會議代表出席會議,雇主應給予公假。
四、司法相關事務
1.因雇主違法經司法機關傳喚: 若勞工因雇主違反《勞動基準法》或《勞工安全衛生法》等法令而被司法機關傳喚出庭作證,雇主應給予公假。
2.職場性騷擾訴訟: 依《性別平等工作法》第27條第4項規定,被害人因遭受性騷擾致生法律訴訟,於受司法機關通知到庭期間,雇主應給予公假。此處的「法律訴訟」包含依《勞動事件法》、《民事訴訟法》及《刑事訴訟法》規範所進行、移付法院或鄉、鎮、市、區調解委員會之調解程序。
3.勞資爭議: 勞工與雇主因勞資爭議事件出席主管機關加開之協調或調解會議,或經法院傳喚出庭時,若該爭議事項經有權機關(法院或主管機關)判(認)定係出自於雇主違法所引起,雇主應改給公假。
4.國民法官:勞工被選為國民法官,依國民法官法第39條規定,雇主應給予公假。
請假程序與雇主責任
勞工請公假時,應依《勞工請假規則》第10條規定,於事前親自以口頭或書面敘明請假理由及日數,但遇有急病或緊急事故,得委託他人代辦請假手續。雇主得要求勞工提出有關證明文件。根據《勞工請假規則》第9條,雇主不得因勞工請公假而扣發全勤獎金。若雇主違反相關規定,例如刻意刁難、扣薪,或要求員工以特休、事假替代公假,依《勞動基準法》第79條規定,可處新臺幣2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,情節重大者甚至可加重罰鍰。
延伸閱讀
最新活動Activity
- 2025.04.10
- 2025.01.13
- 2024.03.01
趣味調查Have Fun
上班族娛樂費用途調查
身為上班族,每個月領到薪水是最快樂的事。若有規劃娛樂費,你會想如何運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