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歷面試

面試時要「說進人心」

面試的本質,是「打動對方內心」,要回答得讓HR動心,關鍵不在花俏詞句,而是理解對方真正想聽的是什麼。

整理◎Career編輯部 內容提供◎時報出版

2025.07.04
圖 / 攝影師:fauxels

「我已經面試了十家公司,可是依然無法獲得一個offer。」小張失落地說。他擁有完整的市場部主管資歷,履歷漂亮、經歷紮實,卻在面試關卡連連碰壁。演說與口語表達訓練師劉仕祥在著作《深度溝通力:最紛擾的時代,練就最會說話的自己》一書提到,問題不在經歷,而在於他沒能透過語言展現自己的價值。「無論你有多厲害,如果言語無法打動HR的心,你一樣會被淘汰。」

面試不是背台詞的比賽,更不是展示履歷的複誦,而是一次「說進人心」的交鋒。劉仕祥指出,許多求職者的問題不是準備不夠,而是不知道怎麼回答得讓HR「聽進去」。

你講的是成就,HR聽的是價值

面試時被問「你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麼?」小張侃侃而談他大學時參加創業比賽的經歷,聽起來熱血卻讓人納悶:「身為主管,你工作中的成就去哪了?」劉仕祥指出,面試官問任何問題都不是為了閒聊,而是要預測你是否能勝任職位、為公司創造價值。真正的關鍵,是把回答聚焦在「與應徵職務的關聯性」,否則即使回答流利,也難以令人信服。

結構化回答,更容易說進對方心裡

太多求職者在面試中侃侃而談,看似口才不錯,實則雜亂無章。劉仕祥提醒,說話要結構化,才能讓面試官一聽就懂。與其將優勢混在一大段敘述中,不如明確條列:「我有三個優勢,第一是……、第二是……、第三是……」,簡單數位化就能大幅提升溝通效率,也讓你的觀點更容易被HR接住。

不只說「對」的話,更要說「有感覺」的話

劉仕祥也觀察到,許多人在回答情境題時,會給出一套看似完美的「教科書式回答」,卻因缺乏實例而顯得空泛。「像是在回答:如果和主管意見不同,你會怎麼辦?」若只說「我會理性溝通並尊重上司決定」,聽來固然正確,但卻難以讓人感受到真實。

反之,若加入親身經歷,比如:「我曾在上一份工作中建議將活動地點改為戶外,最初主管不同意,我便收集資料說明利弊,最後成功說服主管並讓活動效果提升。」這種回答不只理性,更具說服力,讓HR真切感受到你的處事態度與實力。

面試的本質,是「打動對方內心」

要回答得讓HR動心,關鍵不在花俏詞句,而是理解對方真正想聽的是什麼。劉仕祥建議,就算無法精準猜中面試官的用意,也應時時圍繞「這個職位最看重什麼能力」、「我能為公司創造什麼價值」來作答。

最好的面試,不是你說了多少,而是HR記得了多少。當你能將回應擊中對方的核心關切,面試自然就會成為你與對方心與心交流的機會。正如劉仕祥所說:「把話說到面試官心坎裡的程度,決定了你面試成功的速度!」

註:《深度溝通力:最紛擾的時代,練就最會說話的自己》,劉仕祥著,時報出版

面試 說進人心 口語表逹

延伸閱讀

趣味調查Have Fun

上班時分心事物調查

工作時是否能保持專心?什麼事物常讓你感到分心,無法 保持專注力呢?

您已閒置超過3分鐘了,我們為您推薦其它文章! 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