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術

培養思辨能力 看清問題本質

所謂真正的思辨,是在開放的心態下,對不同觀點進行有條理的分析與比較,並要能提出自己經過思考後的看法。

撰文整理◎劉紋豪

2025.07.28
圖 / 攝影師:Vlada Karpovich

現今社會網路流通資訊爆炸,難以辨認真假,擁有基本的思辨能力,已是每個人必備的能力。其應用領域不只在學習、工作時,甚至日常生活也會用得到。思辨能力能幫助我們看清問題本質,做出更理性且周全的判斷,我們該如何培養思辨的能力呢?

在培養此能力的前提,必須先知道「思辨」並不是一種天賦,可透過後天的訓練而獲得的技能。思辨包括幾個要素,分別為觀察、分析、推理、評估與表達。例如,當我們看到一則新聞時,你是否能分辨其立場為何?是否能思考背後的動機?上述行為就是思辨能力的具體展現。進一步地說,思辨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,也不是以咄咄逼人的態度來質疑一切;所謂真正的思辨,是在開放的心態下,對不同觀點進行有條理的分析與比較,並要能提出自己經過思考後的看法。

以下,建議幾個培養思辨能力的具體方法:

一、主動閱讀,提升資訊判讀力

不同於滑手機所接收的片刻資訊,主動閱讀是有意識地去理解、選擇、反思所接收的資訊。閱讀時,可選擇不同觀點的文章,這有助於訓練自己能多面向去思考議題。例如,同一件國際事件,若能閱讀來自不同媒體的報導,就能更清楚辨別哪些是事實,哪些是評論。

舉例來說,「為什麼會這樣?」「有沒有其他可能?」這些問題看似簡單,實則是思辨訓練的核心。能針對一個觀點提出合理的質疑與延伸,代表我們的思考已逐漸進入問題的核心,已不再停留在表層。若可以的話,多對身邊的事物多加提問,不是為了否定才問,而是為了深入理解。

二、與人討論,磨練邏輯與表達

與他人討論,也是一種很好的思辨實戰練習。透過與他人交流意見,除了能更清楚自己的立場,也能發現自身思考盲點。重要的是,要學會傾聽對方的觀點,並以理性而非己身的情緒來回應。要記住討論的目的,不是要分勝負。

三、藉寫作訓練反思,整理思緒與立場

寫作是一種內化思考的方式,書寫自身想法,不僅有助於釐清邏輯脈絡,也能檢視自己是否真實理解事情的觀點。進行寫作時,若能加入具體例子、論據,其思辨能力自然會逐漸深化。

四、思辨能力的應用場景

思辨能力不只是應用在學術上的技能,它在日常生活中同樣實用。例如,當收到網路謠言時,具備思辨能力的人第一時間會主動查證來源真假,而非盲目轉發不實資訊。在工作上,能清楚分析問題並提出有根據的建議,如此也較能得到主管與同事的認同。

須注意的是,思辨是一種思考的過程,而非立即得到結論的工具。在過程中,保持開放與謙遜的心態非常重要。即使一開始就有立場,也應保持願意接納不同觀點的態度,避免納入偏見與思考的怠惰。唯有不斷修正與更新自己的認知,思辨能力才能持續進步。

思辨能力 後天訓練 主動閱讀

延伸閱讀

趣味調查Have Fun

上班族使用APP類型調查

現代人幾乎離不開手機,對於上班族來說,常使用哪些類型的APP,讓工作或生活更加便利?

您已閒置超過3分鐘了,我們為您推薦其它文章! 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