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業模式轉變,掀起工作大變革
如果機器人,也就是AI,透過大數據集體學習,那沒人能阻止AI 變得比人類聰明。有效活用AI 勢必能促進整體經濟成長,但同時也會不可避免地給未來的工作帶來變化。
整理◎Career編輯部 內容提供◎高寶書版
2022.05.29新冠大流行爆發後,非接觸式(Untact)社會找上門來,而非接觸式社會又發展成了線上接觸式(Ontact)社會。在這樣的趨勢下,變化有望進一步加速。實際上,我們的生活正在變得不能沒有AI,許多人類的工作將由AI 和機器人來完成。
世界經濟論壇預測,到了2025 年,全世界52%的工作將由機器代為完成。聯合國發表的《世界未來報告》則預測,到了2030年,當前職業中的80%,也就是有20 億份工作將會消失。此外,克勞斯.史瓦布(Klaus Schwab)主席在分析2022 年預期趨勢的《未來工作報告》中表示,「新的未來技術的需求將會增加,這將彌補在其他地方減少的需求」。未來學家傑森.申克(Jason Schenker)也表示,機器人與自動化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工作變化,「我們應該要活用各種創新變化,以避免成為下一個在工業革命中消失的鐵匠」。
隨著自動化、數位轉型和AI 技術不斷地發展,再加上新冠大流行帶來了衝擊,產業和工作正在面臨著巨大的模式轉型。此外,隨著加強新冠疫情防疫措施,中小規模商家面臨的經濟危機正在日益加深。由於受到消費減少、經濟不景氣、最低工資上調的影響,商業活動隨之萎縮,這使得不少商家因為工資負擔沉重,而選擇放棄事業或縮減工作崗位。此外,隨著科學和數位技術不斷地發展,越來越多人類的工作也已被機器和AI 取代。
伊隆.馬斯克和比爾.蓋茲(Bill Gates)也承認,人類能比機器人做得更好的工作將變得越來越少,因此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大規模的失業。雖然他們提出了基本收入制作為替代方案,但我們仍有必要重新審視工作、職業與勞動。在許多人只關注未來的自動化技術時,職業的本質已經開始發生了變化。人力資源諮詢公司Ardent Partners 發表的一份報告就指出,目前企業勞動力中約聘員工的比例約為50%以上。此外,AI 將在越來越多領域取代人類,到了2030 年,近一半的工作崗位將會消失。
一台機器人比一名人類擁有更多知識的世界即將到來。如果機器人,也就是AI,透過大數據集體學習,那沒人能阻止AI 變得比人類聰明。有效活用AI 勢必能促進整體經濟成長,但同時也會不可避免地給未來的工作帶來變化。
本文摘自:《2040世界未來報告書》,朴英淑、傑羅姆.格倫(Jerome Glenn)著,高寶書版
延伸閱讀
最新活動Activity
- 2025.01.13
- 2024.03.01
趣味調查Have Fun
【年後轉職調查】
每逢年後都是職場轉職熱潮,你是否也在盤算新的職涯方向呢?我們想知道:今年,你對轉職的想法是什麼?快選出最符合你的選項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