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見危機,主動出擊是最佳防守
公司要維持高度競爭力,組織調整是必要,舞台換角是常態。不要坐以待斃,要積極主動,展現配合的誠意,讓新主管把自己納為圈內人,而不是被排斥在核心之外。永遠記得:主動出擊才是最佳的防守。
編輯整理◎Career編輯部 內容提供◎商周出版
2022.02.05
讀者瑪姬最近寢食難安,問我:「老師您看,我老闆這麼做是什麼意思?」
她的公司走了一位總經理,來了一位執行長,一上任就大刀闊斧調整組織,第一刀便揮向她管理的部門。瑪姬位子不動,仍是經理職,可是執行長卻安插了一名新人,要瑪姬把工作全數交給新人,由新人管理屬下,負責管理部門的業務,瑪姬改做策略規劃。
你,是不是被「架空」了?
瑪姬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十多年,忠誠度極高,二話不說配合公司進行改革,而且也想在執行長面前表態輸誠,所以極盡耐心地教導新人,掏心挖肺,不留一手,就是要把新人教好教滿。
這位「新人」其實是個老手,只是一開始不諳這家企業的作業流程,以及這個業界的運作生態,不過很快就逐漸摸熟,三個月之後便掌握全局。依照原來的計畫,瑪姬必須從主管的業務退下來,不再負責例行的管理工作,轉而從事策略規劃面的工作。新人看似向她報告,但主要還是和執行長開會討論,瑪姬只是被照會一下,並無實際的權力置喙一詞。
屬下們也會看風向,馬上就意會到誰是當家主人,是新人,不是瑪姬,所以風吹草偃,全部倒向新人,什麼事都只向新人報告。這一來,瑪姬有如汪洋中的一座孤島,浪來浪去,沒有一個浪花是打到她身上。一天兩天還好,一個月兩個月就坐立難安,於是瑪姬問我:
「我這個情況,是不是所謂的被架空?」
「很明顯不是嗎?」我說。
可是,瑪姬已經四十五歲了,被架空時還有選擇嗎?放眼業界,經理以上的職缺目前都滿額狀態,越是高階越是不會有異動,要換工作的機會渺茫,所以她想留下來賭一把──也許執行長會比她更早走人。
你十幾年的工作,別人三個月就能上手?
「鐵打的衙門,流水的官」,你永遠不會知道,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,這是很多人在碰到被公司冷凍、被主管架空、被老闆晾在一旁時,做出來的盤算。
瑪姬的說法是:「比誰的氣長。」
我問她:「萬一你比輸了,怎麼辦?」
「到時候再說,總有一筆資遣費可以領吧!」
按照勞基法,任職一年領半個月資遣費,算一算,瑪姬如果撐到被資遣,有一百萬元可以領取。但是,當窗邊族涼雖涼,久了很凍的,對於瑪姬這類以工作為生活主要重心的職業女性而言,不做事才會要她的命。
瑪姬當主管多年,也資遣過員工,明白一個道理:絕對不能啥事也不幹,否則到時候恐怕不是被資遣,而是被解雇,不要說一百萬元飛了,也毀了一世英名,沒法在江湖走跳。
「可是問題在這裡,我的工作被拿走了,真的沒事可做啊!」
「不對,問題不在『這裡』,而在你自己!」
瑪姬的工作,三個月就能教會一名新人上手,這代表什麼?工作太簡單,不具複雜度,也不具高價值,容易被取代,這才是警訊,可是她反而忽略了。看到蒼蠅就揮,卻不知道自己這塊肥肉早已腐壞;以為問題出在新人,殊不知是自己不知上進、失去競爭力、CP值過低,公司才會有走馬換將的大動作。
「那,公司為什麼不直接把我辭了?」
「跟你打的算盤一樣呀,你想拿資遣費,老闆想省資遣費。」
你碰上的是危機,還是轉機?
架空是過渡期,有緩衝時間,不至於謠言紛飛,造成人心動搖、士氣低落;另一方面也為公司保持顏面,不讓外界傳言公司把員工當作便條紙,用完了就丟,維持一個好的「招募品牌」形象。
說到這裡,瑪姬終於問到重點──她要怎麼做才能由黑翻紅,改寫執行長對她的印象,進而恢復權力、重掌部門?
所以我問她:「你明白執行長對你的期望嗎?」
「不是管好同事嗎?」
「這已經有新人來做,你要做的是再往上一階,讓你的價值升級。」
過去瑪姬只是「工頭」,管著一群埋頭苦幹的「工蟻」,做的是例行性、庶務性的工作,有一套SOP,非常機械化,這也是新人三個月就能夠接手的原因。可是現在不一樣,換了執行長,還要進行組織調整,目的就是要提高每個員工的價值,並且整合部門,發揮綜合效益,為公司創造最高利潤。
我要瑪姬想一想「怎麼幫助執行長完成這個使命」,因為這才會是她留下來的核心價值,也才藏有她鹹魚翻身的契機。其中最需要掌握的一個原則是:她要成為組織調整的助力,而不是阻力;要成為執行長前進的助行器,而不是絆腳石。這一來,瑪姬就不會被架空或一腳踢開,同時也可以讓執行長看到自己的誠意十足。
畢竟薑是老的辣,三個月之後再來找我時,瑪姬說,之前是因為害怕失去飯碗而寢食難安,現在她是發現有很多新的工作可做而睡不著覺;最後,她甚至語帶興奮地與我分享她重返寶座的心得:
一、分析主管的性格──瑪姬跟過不少主管,知道不是每位主管都要「衝衝衝」或「立竿見影」,也有走「中長期路線」的,所以她先弄清楚這位執行長的性格背景與做事節奏。
二、確認主管的期望──瑪姬依據經驗,找出幾項可以馬上著手改善的部分,與執行長溝通,請問他想優先改善哪一項,做為聚焦的工作重點。
三、與主管討論做法──就改善項目擬出具體可行的方案,和執行長交換意見,確認可以獲得的資源與人力,等於拿到尚方寶劍,瑪姬就可以揮灑自如。
你是改革的阻力,還是改革的助力?
才三個月,公司的風就吹往她這兒來了,執行長要新人在向他報告之前,先一步來跟瑪姬請益,而其他屬下也會中午來問瑪姬要不要幫忙買便當。可見得,怕的不是世界太殘酷,而是自己太肉腳。
公司要維持高度競爭力,組織調整是必要,舞台換角是常態。之所以被架空,就表示被視為改革的阻力,要做的是證明自己是改革的助力。不要坐以待斃,要積極主動,展現配合的誠意,讓新主管把自己納為圈內人,而不是被排斥在核心之外。永遠記得:主動出擊才是最佳的防守。
本文摘自:《這世界,是留給膽子大的人》,洪雪珍著,商周出版
延伸閱讀
最新活動Activity
- 2025.01.13
- 2024.03.01
趣味調查Have Fun
下班生活調查
忙碌了一天,終於等到下班時刻,在離開辦公室的生活,你最常什麼事來 打發時間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