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歷面試

如何撰寫英文履歷?

英文履歷也是爭取面試的關鍵文件之一,不要因為不擅長撰寫就失去了找到好工作的機會。

整理◎劉紋豪

2025.09.15
圖 / 攝影師:Tima Miroshnichenko

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,尤以跨國企業、外商公司,甚至國內大企業招募時,英文履歷已成為招募時必要的基本條件之一。許多人明明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,卻因英文履歷寫作不夠清楚或不符合國際慣例,而錯失面試機會。

以下將分成架構、內容、語言風格與常見錯誤四個面向,帶你一步步掌握撰寫技巧。

一、英文履歷的基本架構

一份標準的英文履歷通常不超過兩頁,並且有明確的段落區分。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:

1.Contact Information(聯絡資訊)

*姓名(全名,通常不需要加上 Mr.或Ms.)

*電子郵件(使用專業的信箱,例如包含自己姓名的Gmail)

*電話號碼(記得加上國碼,如 +886 for Taiwan)

*LinkedIn或個人網站(若內容與專業相關,會加分)

*Summary / Objective(簡介或求職目標)

*一至三句簡短的描述,凸顯專業背景與職涯方向。

例如:Detail-oriented marketing specialist with 5 years of experience in digital campaigns, seeking to leverage data-driven strategies in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.

1.Work Experience(工作經驗)

*按照倒敘法(最近的工作放最前面)。

*每個工作包含:公司名稱、職稱、任職期間、主要成就。

*用條列式(bullet points),每點以動詞開頭,強調成果。

2.Education(學歷)

*學校名稱、學位、主修、畢業年份。若有優秀成績或獎學金,可簡要提及。

3.Skills(技能)

*包括語言能力、軟體工具、專業技能。

 *盡量具體,例如「Excel(Pivot Table, VLOOKUP)」比單純寫「MS Office」更有說服力。

4.Optional Sections(可選區塊)

*Certifications(證照):如 PMP、TOEIC、Google Analytics。

*Awards(獎項):國際或業界認可的成就。

*Volunteer Experience(志工經驗):特別是在跨國或 NGO組織的參與,能展現國際觀與軟實力。

二、如何撰寫內容:以成果為導向

許多人寫履歷時只單純列出工作職責(Job Description),但對招聘主管來說,這樣的資訊價值有限。更有效的方法是用「成果導向(Results-oriented)」的方式,凸顯你在職務中所能帶來的貢獻。

*使用動詞開頭(Action Verbs)

例如:Achieved, Improved, Developed, Led, Coordinated。

*避免被動語氣,讓你的經驗更有力量。

*具體資料支援

例如:Increased sales revenue by 30% within one year by implementing a new digital marketing strategy.

相比「Responsible for sales and marketing」,前者更具說服力。

S(Situation):情境

T(Task):任務

A(Action):行動

R(Result):成果

在履歷中簡要呈現 STAR 的核心,能讓你的經驗看起來更有邏輯性。

三、語言與風格的注意事項

英文履歷並非翻譯版的中文履歷,而是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。以下幾點需要特別留意:

1. 簡潔為主

不必寫長篇大論,每個工作經驗 3–5個 bullet points即可。

每句話控制在一行內,避免過於冗長。

2.避免人稱代名詞

英文履歷裡通常省略「I」,直接以動詞開頭。

例如:寫「Managed a team of 5 engineers」而非「I managed a team of 5 engineers」。

1.專業但自然

使用專業術語,但避免過度堆砌艱澀詞彙。

招聘主管最看重的是清晰度與可讀性。

2.一致的時態

現職工作可用現在式,過去工作一律使用過去式。

例如:Lead a team of designers(現職),Led a team of designers(過去)。

四、常見錯誤與避免方式

*中式英文或翻譯腔

*直接翻譯中文職稱可能不準確,例如「專案經理」建議使用「Project Manager」,而非「Case Manager」。

*建議查詢 LinkedIn 或國際公司官網,確認專業對應用語。

*資訊過多或過少

*太長會讓人失去耐心,太短又顯得經驗不足。

*一般建議控制在一至兩頁,針對申請的職位調整內容。

*拼字與文法錯誤

*英文履歷中的錯字會大幅降低專業度。

*建議完成後使用拼字檢查工具,或請英文能力佳的朋友幫忙校對。

*未針對職缺客製化

*不同職缺需要強調不同經驗。

*千萬不要用「一份履歷投所有公司」,針對性會讓你更容易入選面試。

五、加分技巧

1.使用關鍵字(Keywords)

*許多跨國企業的履歷會先經過 ATS(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)篩選。

*在履歷中融入職缺描述中的關鍵字,能增加通過篩選的機率。

*採用清楚的字體(如 Arial、Calibri),大小 10–12。

*適度使用粗體(bold)凸顯職稱與成就,但避免花俏排版。

3.附上 LinkedIn Profile

*現代招聘流程中,LinkedIn 幾乎是必備工具。

*確保你的線上資料與履歷一致,並呈現專業形象。

六、結語

撰寫英文履歷不是僅翻譯中文履歷而已,而是思維需要轉換:用清楚、簡潔且成果導向的方式,把你的專業價值呈現給跨國的招聘主管。要記得履歷只是求職的敲門磚,它的目標是「引起面試邀請」,而不是把你的人生都完整交代。因此,不斷精簡、針對性修改,才是打造成功英文履歷的關鍵。只要掌握上述架構與技巧,相信你也能寫出一份專業、有說服力的英文履歷,為職涯開啟更寬廣的可能性。

求職 英文履歷 面試

延伸閱讀

趣味調查Have Fun

上班族娛樂費用途調查

身為上班族,每個月領到薪水是最快樂的事。若有規劃娛樂費,你會想如何運用?

您已閒置超過3分鐘了,我們為您推薦其它文章! 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