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風格

藝術素養讓你擴展社交生活

在社交場合中,工作上的事、同業間的行業話,你該說什麼與不該 說什麼,有時候很難拿捏;但是,談藝術、生活情趣,卻總能讓人 覺得有趣,進而和你親近、交往。

撰文◎米亭

2022.03.28
圖 / 攝影師:ANTONI SHKRABA,連結:Pexels

有一句勉勵人的話是:「學習永遠不嫌太晚」,這句話在學習藝術欣賞上,同樣適用。進入職場生活,雖然專業的、技術性的工作領域,永遠都需要精進,但往往被忽略的則是社交領域。

職場社交,除了靠職業話題,最可以拉近情感、增加認同與合拍感的,卻往往是藝術、閱讀、或運動類的談話。

增進藝術知識有其必要

有一次在一棟商業大樓裡,剛好碰到公司高層, 他對著中階主管說:「晚上蘇菲.慕特(Anne-Sophie Mutter)來台灣,有票嗎?」原本就安靜的電梯裡,隱然有一股嘆息,被老闆邀約是一種榮幸,聽知名小提琴家一票難求的音樂會,更屬難得,但前提是你得知道這件事,這位老闆或許是對這位主管欣賞有加,所以開口了。

但如果你不知道這位世界級的小提琴家,該怎麼辦?假裝懂,但是要裝得像啊!英國泰晤士報做過一項有趣的調查,在社交場合中經常被拿來談論的10本書,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看過,只聽過名字。以及,經常被拿來談論的畫作,其實多數人一次都沒看過。是哪10幅畫? 或許不會是「蒙娜麗莎的微笑」,因為經常在義大利麵店看到複製畫,但你知道「蒙娜麗莎的微笑」是誰畫的嗎?

在社交場合談論藝術,不論是美術、音樂、舞蹈,甚至閱讀或哲學,的確是可以更瞭解對方的一種方式。最近一位出版社的總編輯到東京逛書店,他說,給上班族看的哲學書和藝術類書籍,鋪滿了整個平台,雖然不能以此判斷東京上班族迫切需要找話題的社交焦慮,但是增進藝術常識與知識,確實有需要。

如何培養你的藝術興趣?

首先,參加活動。這是最直接的體驗,不管熟不熟悉,不論瞭不瞭解,先去找一個畫展、設計展、音樂會、甚至咖啡藝文空間辦的小設計展,接觸就會有感受,就能瞭解自己喜不喜歡。以及,去看一場表演,就算是不用花錢,在公共空間舉辦的舞蹈、音樂、行動劇都好,只有走出去參與,才會明白自己喜歡的是哪一樣。

以台灣目前的藝文空間來看,各縣市有文化中心,更別說六大都會區,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藝術展演場所。這不只是填補下班無聊的時間,更是理解自己的方法。例如,喜歡的旅行的人一定會想知道旅行的地方、城市,該怎麼開始玩,而認識一個地方,最方便的方式通常是透過博物館、美術館,小城市則是歷史建物。晚間打發時間,也很容易到找到表演場所,這是旅行規劃的開始。

再來則是,閱讀與影像。發覺自己對藝術類型的喜好之後,閱讀、看資料查詢,增進對藝術類型的理解,是維持喜好最好的方法。看紀錄片、電影,甚至只是一場音樂會的錄影,都可以更深層地享受藝術。

而且,閱讀到腦袋裡的知識,更是談話的好材料。無法深層地認識,很難產生深刻的感受。因為體驗、感受所傳達的訊息,就是別人對你的印象,也是和他人得以持續交流的方法。

最終是,付費學習。付費學習就是進修的一部分,不管是音樂講座、建築導覽、上舞蹈班跳芭蕾舞、進入繪畫認識欣賞的課堂。課程學習的過程,除了增加知識,欣賞藝術,認識同好,等於又多了一項才藝,至少在求職、換工作時,是一項能夠寫在履歷表上的體面經驗。

一般人在至少長達30年的職場生涯中,若沒有除了工作之外的話題與人交談,很容易在社交場合中站壁角,因為你實在是一個很無趣的人啊!

藝術涵養 社交 學習

延伸閱讀

趣味調查Have Fun

海外求職調查

因應疫情解封,去年各國紛紛開放國門,你是否有興起到海外工作的念頭呢?哪個國家又是你的首選?

您已閒置超過3分鐘了,我們為您推薦其它文章! 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