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術

怎麼讓故事變成你的?

想說一個好故事,必須具備豐富的故事養分;如何累積故事寶庫?就要能看夠多的故事,多看書。

撰文◎劉紋豪

2023.09.21
圖 / Career編輯部

擁有多重身分的郝廣才,是節目主持人,是作家,是說書人。近年來投入繪本領域,著有大量兒童及青少年圖畫書,並被美國《出版人週刊》稱之為「台灣與國際繪本界接軌的推手」,現為格林文化事業發行人。

法律系出身的他,熱愛文學,認為閱讀能幫助人們通往美好的未來,而他也是說故事高手,在《今天:366天,每天打開一道門》一書中,透過一年366天,每一天一則真實故事,告訴讀者不朽的藝術和文學傑作如何誕生?小人物的善良和勇氣、民主自由的先鋒者如何改變世界,以故事賦予的能量,感動人心,也達到人性啟發效果。

故事三元素 問題、衝突、改變

郝廣才認為一個好的故事,首先要有一個問題開頭,就是發生什麼事?才能引起讀者或聽眾好奇心,他舉例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《國王的新衣》,故事初始就是國王少了一件新衣,或是《龜兔賽跑》究竟誰會領先?其次,故事中間要找到衝突,以及要有強烈對比的角色,比如《小紅帽》裡善良的小紅帽和邪惡的大野狼,然後一路解決衝突,也解決了問題,最後達到故事的高潮。

而結局關鍵在於主角要有所改變,不然故事就會變得枯燥乏味,比如主角在故事中領悟了什麼?從壞人變成好人,或是拒絕誘惑而成功。以電影《魔球》為例,主角帶領的球隊因為缺乏資金援助,所以間接影響戰績無法贏球,他找到了解決的方法,但中間發生波折、有懷疑,雖然順利解決,結局他面臨道義(被挖角)和夢想(以最少的錢拿到冠軍)兩難,最後他選擇了夢想,球隊也拿到了冠軍,他因為夢想而有了改變。

所以,故事要擁有三大元素,不然只會流於平鋪直敘,沒有高低起伏,「沒有問題,引起不了話題;沒有衝突,沒有人看;沒有改變,等於沒有結局。」郝廣才說。

多閱讀多看故事 結交多聞友

想說一個好故事,必須具備豐富的故事養分,如何累積故事寶庫,郝廣才認為「要能說故事,就要能看夠多的故事,多看書」。

以文學類書籍來說,其範疇相當廣泛,舉凡詩、詞、小說或故事,都能成為說故事取樣的來源。文學能讓想像力更為豐富,表達也會更有內涵,比如在淡水河岸邊看到夕陽美景,如果飽讀詩書,自然會脫口而出:「落霞與孤鶩齊飛 ,秋水共長天一色」(唐王勃《滕王閣序》)」,而不是只會說:「今天淡水的夕陽真是非常好看!」所以想充分描繪情感,就要擁有較高的語言水準,而情感在說故事能力中又是不可或缺的,語言和情感表達息息相關。

非文學類書籍,則可取經名人或外國企業家傳記,例如巴菲特的傳記《雪球:巴菲特傳》中,記錄了他過去的事蹟、挫折與勝利、曾經犯下的錯誤及人生智慧。郝廣才認為外國企業家傳記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,除了陳述成功,還不避諱地將失敗攤在世人的眼光下。如果你說的是一個關於企業家的故事,只交代了他有什麼樣的成就,聽完後聽眾只會覺得他事業有成、有商業頭腦,卻無法引起心中的共鳴。所以適時加入失敗挫折經歷,不但能讓聽眾留下深刻印象,也能從中得到啟發及反思。

另一個故事來源,則是可以來自朋友。孔子說過益友有三種: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,「友多聞」意謂與博學多聞者為友。

郝廣才說,交朋友就要選擇多聞友,他能告訴你許多見聞或是知識,你就能夠從中取得故事的資源。

故事要傳遞 才有效力

至於,如何練就一身說故事的能力?「你就是要多講,故事你讀了,如果你沒講出去,就不會變成你的。」郝廣才說。故事要傳遞出去,才會產生效力,道理就如同解數學題,要親自算過一遍,才會懂得箇中道理,「故事講久了,就是你的」。

但是郝廣才也提醒,說故事時,不要老講自己的經歷,因為一般人的經歷大都很平凡無太多驚奇,「如果你本身沒有傳奇的經歷,就吸收別人的故事來幫助你,否則就會千篇一律。」

說故事 取材 良臣棘日

延伸閱讀

趣味調查Have Fun

海外求職調查

因應疫情解封,去年各國紛紛開放國門,你是否有興起到海外工作的念頭呢?哪個國家又是你的首選?

您已閒置超過3分鐘了,我們為您推薦其它文章! 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