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切換你的3個大腦」:理性.直覺.宏觀
預防醫學研究家石川善樹先生曾經這麼形容:「當直覺腦想出一百個點子時,宏觀腦會篩選出三個點子,理性腦再從中選出一個點子。」也就是說,在一天之中要如何切換這三種大腦是很重要的。
整理◎Career編輯部 內容提供◎遠流出版
2022.09.24
開啟工作模式的方法雖然非常重要,但如果只看重這點,就容易忽略「結束工作的時機」。
遠距工作的難處,就是經常陷入「難以脫離工作的感覺」。因此,也必須思考如何在結束專注的時機點好好「脫離」工作情境。我們常聽到「腦袋開機.腦袋關機」這樣的說法。也有人會說「工作時就開機,到了私人時間就關機」。
不過要認真說的話,大腦其實並不會真的「開機.關機」。我們在這裡先解開這個誤會吧。
放空時的大腦狀態
我們通常會想像,大腦在睡眠時間會是關機的狀態。不過我們的大腦,即使處於睡眠中也還是在活動。特別是在伴隨眼球運動、稱為「快速動眼期」(rapid eye movement,REM)的淺眠階段,大腦會處理記憶的儲存。而在「非快速動眼期」(non-rapid eye movement,NREM)的睡眠階段,大腦的預設模式網絡(Default Mode Network,DMN)會活化,據說這會讓我們特別容易有靈感。
也就是說,即使是在睡眠狀態下,大腦仍是開機的狀態。腦神經科學專家青砥瑞人先生曾經表示:/p>
「大腦可以大致分為三個模式, 分別是『預設模式網絡』(Default Mode Network)、『警覺網絡』(Salience Network) 與『中央執行網絡』(Central Executive Network)。將大腦視為一個系統,是近年來的有趣話題。
「在這十年備受關注的就是「預設模式網絡」的存在。這是指控制不將意識放在特定對象上—也就是放空狀態的大腦迴路。
「『即使我們沒有意識到,大腦還是在發揮作用』,預設模式網絡說明了所謂無意識狀態下的神經活動,並因此受到矚目。」
如果用我自己的話來解釋,大腦可分為上圖的這三種狀態。
對此,預防醫學研究家石川善樹先生曾經這麼形容:「當直覺腦想出一百個點子時,宏觀腦會篩選出三個點子,理性腦再從中選出一個點子。」也就是說,在一天之中要如何切換這三種大腦是很重要的。但如果遠距工作的隔離生活一直持續下去,會發生什麼事呢?
因為一直處在同一個場所,我們受到的刺激將會變得有限;無法跟同事閒聊,每天接觸到的只有預排好的會議。就這樣日復一日。
在這樣的狀態下,我們會用到的就只有「理性腦」而已。我們必須脫離這樣的狀態,給予大腦刺激,從「宏觀腦」切換到「直覺腦」才行。即使是居家工作,也要儘量創造不同的「刺激」,或是創造出能夠發揮靈感的「餘裕」和「火花」。這樣的生活方式在日後將會變得更加重要。
大腦不是只有「開機.關機」的二元狀態,還要能夠放鬆或是接觸新事物,導入「積極開機」的時間。「積極開機」對召喚你的不同大腦而言是很重要的儀式,還請務必留心。
為了能夠「積極開機」,我們必須創造「不同於工作的刺激」。有很多人會聽聽音樂,或是看看YouTube 來放鬆;但對工作上也常常用到眼睛跟耳朵的現代人來說,這樣的休閒其實跟工作中的刺激種類相近。
還請嘗試「刺激視覺.聽覺以外的五感(吹風、泡澡、芳香療法等等)」,或是「創造由靜入動的狀態」(步行、重訓、反覆運動等等)吧。
此外,因為我們會對這些刺激漸漸感到「習慣」,所以享受各種不同的事物是很重要的。如此一來,就能讓你在遠距工作的時候,比你待在辦公室時更有創意。
本文摘錄自:《找回深度專注力》,井上一鷹著,汫玲譯,遠流出版
延伸閱讀
最新活動Activity
- 2025.01.13
- 2024.03.01
趣味調查Have Fun
下班生活調查
忙碌了一天,終於等到下班時刻,在離開辦公室的生活,你最常什麼事來 打發時間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