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房書單

運用「猜謎效應」,就能讓人願意讀完你的文章

想讓人好好讀完你所寫的文章,可先設定一個謎題,接著再以解謎的形式,激發讀者繼續看下去的興趣。

編輯整理◎Career編輯部 內容提供◎三民書局

2022.01.07
圖 / 攝影師:Tirachard Kumtanom,連結:Pexels

 讀別人的文章,其實是很需要耐力的一件事。尤其當我們要讀的,並不是自己樂意閱讀的文章時,更是如此。那麼,究竟該怎麼做,才能讓人好好讀完我們所寫的整篇文章呢?

 以《影響力: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》(Influence: Science and Practice)等著作聞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‧席爾迪尼(Robert Cialdini),當初開始寫作給一般讀者閱讀的書籍時,他很想知道如何透過文章來激發讀者的興趣。於是他到圖書館,集中火力找出許多科學家寫給外行人的書,並潛心閱讀後,發現那些鮮少有人閱讀的文章,其實都有一些共通點—它們都是「晦澀難解」、「徒具形式」、「充斥專業術語」的文章;而成功的文章,也都有一些共通點—它們都是「邏輯清楚」,有「生動的案例」,並且「不失幽默」的文章。

 不過,席爾迪尼卻在這裡,找到了一個他始料未及的成功案例。各位覺得是什麼案例呢?為席爾迪尼帶來寫作靈感的,是某位天文學家所寫的書。書中開宗明義地寫著這樣的一段敘述:

土星環恐怕是太陽系當中最壯觀的一項特色。我們能否說明何謂土星環?別處根本不存在像它這樣的東西。它究竟是由什麼物質所構成的?

 沒錯,這本書正是劈頭就從「謎題」開始切入。接著,作者又繼續向讀者提出以下這些問題,讓謎題更加錯綜複雜。

 針對這個問題,有三個國際公認的研究團隊提出了解答,卻是三套截然不同的說法。這究竟是為什麼呢?劍橋大學(University of Cambridge)的研究團隊認為「土星環是氣體」,麻省理工學院(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研究團隊說是「塵土粒子」;加州理工學院(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的研究團隊又說是「冰的結晶」。大家看到的應該都是同一個東西,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?結果到底誰說的才對?

 之後,這位天文學家花了二十頁的篇幅,用懸疑推理的形式,解開「土星環究竟是由什麼物質組成」這個謎題。結果,席爾迪尼一路讀到正確解答(外表覆蓋著一層冰的塵土),才想起:「我對塵土一點興趣都沒有,況且不管土星環是由什麼物質構成,都和我的生活毫無關係。可是在閱讀這二十頁的過程中,我卻一心只想知道這個謎題的答案,便一路讀了下來。」換言之,這位天文學家在全書一開始先創造了謎題,接著並沒有立刻解答,成功地讓讀者讀完了一大段充滿科學理論和實驗說明的文章,沒有在中途就厭倦放棄。

 席爾迪尼從這個經驗當中學到的事,不只應用在他的著作撰寫上,也融入了他的授課內容—他發現只要在課程一開始先說一個謎題,接著再以解謎的形式來授課,學生專心投入的程度,就會和以往截然不同。附帶一提,席爾迪尼針對這個主題所寫的論文,也應用了這個「猜謎」的概念,設定了一個精彩的標題:「能讓學生感興趣的最佳祕密裝置為何?答案就在這個標題裡。」

本文摘自:《內向軟腳蝦的超速行銷》,川上徹也著,張嘉芬譯,三民書局

私房書單 謎題 解謎

延伸閱讀

趣味調查Have Fun

海外求職調查

因應疫情解封,去年各國紛紛開放國門,你是否有興起到海外工作的念頭呢?哪個國家又是你的首選?

您已閒置超過3分鐘了,我們為您推薦其它文章! 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