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出動力,才會有持續力
想要持續健身下去,最重要的就是先了解自己的健身動力,並且在每一個你覺得好累、想放棄的時候,提醒自己莫忘初衷,持續健身下去。
整理◎Career編輯部 內容提供◎幸福文化
2022.07.01
健身永遠不嫌晚,無論幾歲都可以開始,但這條路並不好走,剛開始的訓練即使是量身打造,也可能讓你大喊吃不消。
不過一旦熬過初期階段,身體會給予正向回饋,會慢慢的發現自己精神與活動力變好、體態變得輕盈緊實,甚至出現人魚線和馬甲線!
想要持續健身下去,最重要的就是先了解自己的健身動力,並且在每一個你覺得好累、想放棄的時候,提醒自己莫忘初衷,持續健身下去。
尋找健身動力,先問自己三個問題!
「健身」顧名思義就是要擁有健康的身體,在開始健身之前,可以先問自己三個問題:
(1)為什麼要健身?
(2)最在意的身體部位是哪裡?
(3)希望達成什麼樣的目標?
不論是希望減重、擁有更好的體態、想要增肌減脂,又或是想維持運動習慣、抒發壓力等等,都是重要的動力來源。釐清原因後,再問自己最想調整身體體態的三個地方,並且做排序,例如:肚子→腿部→手臂,寫下部位可以讓自己在執行與訂定目標時更有方向。
另外,健身最重要的就是要持之以恆,健身無法一步登天,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才能打造出良好的身體型態,健身時可以定期做紀錄激勵自己進步,也可找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健身,不僅可以互相鼓勵和監督,也能維持運動的正能量。
記錄身體尺寸變化,調整健身的內容
健身之前必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,才能知道可以做哪些訓練、不能做哪些訓練。一般測量方式是利用Inbody(身體組成分析儀)獲得身體組成數據,測量內容主要有五部分:
❶身體組成分析,❷ 肌肉脂肪分析,❸ 肥胖分析,❹ 個別肌肉與脂肪分析,❺ Inbody評分,體重控制,研究參數,可以做為健身之前了解身體概況的參考。
若是沒有機器測量,可以找一個定點,定期拍照記錄。
拍照範圍是從頭到腳,以正面和背面為主,每隔一週拍一張,觀察身體各階段的變化;另外,也可以用軟尺測量腰圍、胸圍及腿圍尺寸等,了解自己的身 體維度。
除了了解身體外型之外,生活作息、飲食狀況、過去病史等等自我健康狀況評估也相當重要,這關係到身體可承受的運動強度。
本文摘自:《明星教練的超有感徒手健身計畫》,浩克爸爸Hulk(陳弘璟)著,幸福文化
延伸閱讀
最新活動Activity
- 2025.01.13
- 2024.03.01
趣味調查Have Fun
下班生活調查
忙碌了一天,終於等到下班時刻,在離開辦公室的生活,你最常什麼事來 打發時間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