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驗,就是「事件」加上「感受」
回顧經驗之際,不只是回憶「事件」本身,也要一併回想「感受」,然後盡可能表達出自己的感受。
整理◎Career編輯部 內容提供◎幸福文化
2024.01.17
什麼叫做經驗?如果有人這麼問我,我會回答經驗是由「事件」及「感受」這兩個要素所組成。
所謂「事件」,就是過去體驗的事實及事項本身;而所謂「感受」,則是指透過過去體驗的事實及事項,而產生的個人感受。
當有人要你回顧過去的經驗時,出乎意料地,大多數的人都只想到「事件」,只有極少數的人意識到「感受」。
這麼說可能比較抽象,或許不太容易理解我的意思。
舉前面的例子來說明,以「現在團隊面對的課題是什麼?」的言詞化訓練主題,稍微說明「事件」及「感受」的差異。把腦中「團隊面臨的課題」的想法轉化為言詞、寫在A4紙上時,首先進行剛剛所說,回想「在團隊的經驗」。
例如:回想一下,最近團隊開會時,你記得什麼?
在回顧時,重要的是不要僅止於「之前團隊開會」這個「事件」,如果只顧了「事件」,你的意見及想法並沒有言詞化。對於這個「事件」,你的「感受」是什麼?回顧必須進行到這個程度,才算是「回顧團隊的經驗」。
舉例來說,開會時如果只有組長發言,你應該會覺得「團隊溝通不良」,或「成員不夠積極」等等,對嗎?這些「感受」,才是你對於團隊感受的模糊意念、要轉化為言詞的瞬間;光是回想事件經過,是無法達到把感受化為言詞的目的,必須做到回想出「事件」及「感受」,才算是成功的言詞化。
記住這個原則,接著看下一頁的兩種言詞化訓練的筆記(原本的「思考」和「理由」內容,這裡只有截取「思考」的部分)。你認為哪一個更接近想法 及意見的言詞化筆記呢?
A只是一昧地寫出回想自身團隊有關「事件」而寫成的筆記;B則是透過 事件,把自身的感受也清楚地寫成文字。比較這兩則筆記時,應該就能看出B 的筆記把想法及意見轉化成言詞的表現得更好。
在言詞化訓練中,要回想過去的經驗,並且在發生的事件中,將感受寫成筆記。
這樣才能使本書的訓練更加有效,請一定要實際練習看看。
另外,回顧過去經驗而成為加強表達力的關鍵,並不只適用於言詞化訓練。
如果遇到開會突然被提問的狀況、撰寫企劃書時明確的表達想法,以及其他任何在職場上被徵求「想法及意見」的情境,首先抱著「回顧經驗」的意識,一定對你有幫助。
再次強調,回顧經驗之際,不只是回憶「事件」本身,也要一併回想「感受」,然後盡可能表達出自己的感受。
養成這個習慣後,即使突然有人把問題拋給你,我想你一定也能自然而然說出自己的獨特見解。
註:本文摘自:《秒回表達力》,荒木俊哉著,卓惠娟譯,幸福文化
延伸閱讀
最新活動Activity
- 2025.04.10
- 2025.01.13
- 2024.03.01
趣味調查Have Fun
紓解職業倦怠調查
身為上班族的你,如果遇到職業倦怠時,你會運用哪個方式讓自己得到紓解?或是改變現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