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年高血壓 年長更容易老年癡呆
高血壓是人類健康的沉默殺手,在沒有明顯症狀下,其實已經對人體造成嚴重影響。根據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的一份報導指出,防治中青年高血壓,將有助於降低老年痴呆症的風險。
撰文◎鍾一鳴
2021.08.18
隨著世代改變,高血壓不再是老年人才會罹患的疾病,愈來愈多的中青年也有了高血壓症狀。根據英國倫敦大學臨床神經學教授舍特(Prof Jonathan Schott)所領導的最新研究指出,如果30歲或40歲的高血壓患者不能得到適當的治療,未來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風險。
研究人員針對1946年出生的500名志願者,做了長達40年的追蹤調查,發現30、40歲時患有高血壓的受測者,到了70歲時出現腦血管受損及大腦萎縮的比例偏高,兩者間有密切關連。
研究還發現,在36歲到43歲就出現高血壓症狀的患者,晚年時都會發生大腦萎縮,同時出現更多的腦部血管損傷、甚至中風症狀。舍特教授指出,「中年時的血壓,甚至30多歲時的血壓,將對未來幾十年的健康造成影響」,「想要最大程度地維持老年時的大腦健康,至少要從中年做起」。
「人們最好從30多歲時,就養成監測血壓的習慣,」舍特教授對BBC這麼表示。
牛津大學的心血管教授李森( P a u l Leeson)則說,其實醫學界很早就發現高血壓患者晚年時的大腦結構會改變,這項研究結果與一些論點相吻合。人們在30、40歲時的血壓非常重要,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有高血壓,有極大的可能將加速腦內損傷。
英國阿爾茨海默症研究所(Alzheimer's Research UK)主任勞特利奇博士(Dr Carol Routledge)也表示,中年高血壓是老年癡呆症最高的風險因素之一。但高血壓也是最容易檢測出來、並且可以控制的疾病。她說,一些研究結果顯示,加強對高血壓的治療,能夠改善老年時期的大腦健康。
報導中並引用了一些中國專家的意見,根據2018年的數據,中國患有高血壓的人口高達2.45億,並有朝向年輕化的趨勢。這個現象跟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,例如煙酒過度、熬夜、長期接觸電子產品、及過多的鹹辣事物等等,這些都會使人體血管持續維持緊張狀況,造成血壓攀升。
「對高血壓的預防及治療不能放鬆,包括中青年的患者,」報導最後這麼結論。
延伸閱讀
最新活動Activity
- 2025.04.10
- 2025.01.13
- 2024.03.01
趣味調查Have Fun
紓解職業倦怠調查
身為上班族的你,如果遇到職業倦怠時,你會運用哪個方式讓自己得到紓解?或是改變現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