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器人將搶走2千萬個製造業工作?
AI世代來臨,與其說是機器搶奪了人類的工作,倒不如說,這是生產過程自動化必然發生的後果。
撰文◎鍾一鳴
2021.08.17
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引述了知名社經調查公司「Oxford Economics」的一項數據分析結果,發現到2030年前,全球將有約2000萬個製造業的工作機會消失,這些工作將被自動化系統所取代。
報導中並指出,如果這些被取代的人力想往服務業發展,很不幸地,他們會發現,機器及AI(人工智能)也逐漸佔據了服務產業。
而機器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?根據計算,一個工業機器人,平均可以取代1.6個工人,在技術需求愈低的領域裡,這個替代率會愈高。自西元2000年以來,根據估計,機器人已經取代了170萬個製造業的工作,「分別是中國55萬,歐洲40萬,美國26萬」,報導中說。
而根據Oxford Economics的報告,重複性質高的機械性工作,及大量的檢驗及數據記錄工作,則最容易被機器取代。從工廠流水線上的員工,到辦公室文員,即使是證券交易員,在未來的AI技術面前,都一樣地脆弱。但對於創新、社會智商要求度高的產業,至少未來幾十年,機器仍無法取代它們。
可能加劇財富及社會階級的兩極化
BBC的報導中認為,政府、企業及教育界,都應該面對這個殘酷的事實,要盡可能地提高人民的知識水準,以及調整勞動力的架構,才能面臨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的社會環境;而個人更應該隨時注意這個趨勢。
根據數據的推算,中國將在2030年時,成為世界製造業自動化最高的國家,機器人的數量將高達1400萬;而依據全球機器人每10年增加30%的速度來估計,在2030年時,全球經濟規模GDP將新增5萬億美元。
這樣的變化,將會造成社會結構及組織的變化,「政府在鼓勵技術創新的同時,應該避免加劇財富及社會階級的兩極化,以及減少因此而發生動蕩的風險」,BBC的報導這樣提醒。
但幸運地,Oxford Economics的分析結論這麼認為,「當機器淘汰舊工作的同時,也將以同樣的速度創造新的工作,或許我們可以不必那麼悲觀。」
延伸閱讀
最新活動Activity
- 2025.01.13
- 2024.03.01
趣味調查Have Fun
下班生活調查
忙碌了一天,終於等到下班時刻,在離開辦公室的生活,你最常什麼事來 打發時間呢?